重庆发现两晋时期石灰窑 首次出土“十”字沟槽筑底长方形窑炉
经过近半年的考古发掘工作,位于重庆武隆生基坪遗址的两座石灰窑,近日再次现世。这两座历经近2000年岁月洗礼的石灰窑,不仅为我国石灰烧制技术史提供了珍贵的考古实物,更引人注目的是其中发现的窑炉,采用了首次被发现的“十”字沟槽筑底的筑造方式。
12月22日,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、武隆生基坪遗址现场发掘负责人陈东接受了重庆日报的独家专访。陈东表示,这两座建于两晋时期的石灰窑,由于其历史久远,成为我国石灰烧制技术在较早阶段的罕见考古发现,对于我国石灰烧制技术及其利用的历史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。
突破性发现:首次出土“十”字沟槽筑底长方形窑炉
陈东在采访中特别强调了这一突破性的发现:遗址中出土的两座石灰窑均采用了“十”字沟槽筑底的筑造方式,而这样的窑炉,在考古发现中还是首次被记录到。
“这种筑底方式的窑炉在考古学界尚属首次,”陈东说道,“它们的出土为我们揭开了两晋时期石灰烧制技术的一角,对于我们理解古代石灰生产的工艺流程和技术特点,提供了重要线索。”
石灰窑的历史价值与重要性
石灰窑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建筑材料生产设施,其烧制工艺涉及到多个环节,包括原料的选取、石灰石的煅烧以及成品的加工等。而这两座出土的两晋时期石灰窑,作为我国古代石灰烧制技术的实物见证,将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古代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科技水平。
此外,石灰窑的发现还将为重庆地区的历史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线索。武隆生基坪遗址作为重庆地区的重要历史遗迹,其出土的石灰窑将为当地历史文化的挖掘和传承提供有力支持。
未来展望
陈东表示,石灰窑的发现只是考古发掘工作的一个开端,未来还将继续深入挖掘遗址,探寻更多的历史文化遗存。同时,他也呼吁社会各界加强对文物保护的重视,共同努力将这些宝贵的历史遗产传承下去,为后人留下更加丰富的文化遗产。